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信息 文化艺术 艺术培训 基层文化站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娥江群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服务 咨询交流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
 
政策法规
工作动态
保护名录
传承人
传承基地
成果展示
查看正文
非遗Face|钟文江——远近闻名的“臭”大王
2020/10/23 16:19:44 你是第3869个浏览者 关闭

非遗Face|钟文江——远近闻名的“臭”大王

 

 

 

  从艺起始年:1983年

  传承人级别:“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”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

 

 

 

  钟文江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传统的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,在精进手工技艺、保证传统食品特有口味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工艺,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经营模式,制定出了一套科学的纯手工制作的标准生产流程。

 

“崧厦臭豆腐”制作过程

 

  钟文江承继古风,让上虞特色豆制品不但口味保持原汁原味,而且更加迎合消费者的需求。其制作的霉千张嫩黄、清香、素淡,风味独特,给人以“闻霉臭而欲避之,进食醇香则欲罢不能”的奇妙之感。创新开发“崧厦臭豆腐”:由盐卤点花凝固,把豆腐制成块状,苋菜梗汁浸泡,制成半成品。经油炸,闻来臭气薰天,食用异香扑鼻,堪称“崧厦一绝”。近年,“崧厦”臭豆腐名满天下,跻身“浙江省著名商标”“浙江老字号”行列。

 

 

  在将上虞特色豆制品整合成一个品牌,向外界进行推广的同时,钟文江也不遗余力,为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贡献。钟文江公益性地编辑崧厦霉千张、臭豆腐制作工艺相关教材,为沥海、崧厦等周边乡镇中小学师生多次授课,邀请师生到公司车间参观考察,让师生们了解、感受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的历史性、科学性和重要性,积极为传承豆制品制作技艺做出努力。

 

 

  此外,钟文江抽调人员探访各民间特色豆制品制作工艺,收集、整理资料,由专人对遗落民间的相关特色豆制品制作工艺进行开发研究,并对其进行文字记录。配合央视财经频道《消费主张》栏目《淘乐进行时》摄制组,拍摄“崧厦”豆制品的制作、烹饪和品尝全过程,通过央视媒体向全国人民展示特色豆制品制作流程,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。

 上虞区非遗中心  顾真真 整理

 
版权所有© 2008-2025 上虞区文化馆 技术支持:千里马网络
联系地址:市民中心二路1号 电话:0575-821929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