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Face|谢官昌——深耕竹艺的七旬篾匠
从艺起始年:1962年
传承人级别:“上虞竹编”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
1962年,17岁的谢官昌进入上虞皂湖竹木业社学习竹篾手艺,从此,深耕制作,挚爱一生,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一行。学徒期间,谢官昌勤勉认真,吃苦耐劳,深受师祖、师傅的喜爱和器重,全盘吸收两人高超的竹编技巧,会百余种竹器具的编织。

参加“虞年欢”上虞区非遗集市
如今的谢官昌,技艺已非常娴熟,在上虞竹编领域,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。从艺60年,谢官昌的竹编制作在各个过程都做到有的放矢,精益求精。首先是选材,根据制品要求选择竹支,大件选大竹,小件选小竹,要求无损、柔韧性好;二是劈篾要求,越是精细的制品,劈篾要求很高,还要通过剪、括等工艺,才能做出需要的篾料;三是造型,各种制品大小形状不一,小的器物造型很重要,否则不具备收藏和使用价值;四是辅助材料,有些器物还要辅助材料,如收口用的藤,固定用的绳和麻等,相辅相成。

畚斗、蟹篓
近年来,谢官昌主要编制一些生活用具,如保温瓶壳、竹夫人、桶盘、晒花笠、梯子、椅子等,还计划打一些古时用品,如香篮、帐篮、梳头篮等。同时,为群众修补一些原始的制品,让百姓心爱的物件,不轻易被废弃。

细花腰子篮

杂件

竹筒盘
此外,谢官昌也为上虞竹编的传承做了大量积极的努力:对爱好学习竹编的学员来者不拒,毫无保留地教授,并开设多个竹编传习班,教授了一大批徒弟;积极配合区非遗中心等相关单位开展竹编展示展演活动,为竹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为长塘镇的竹编班学员授课
上虞区非遗中心 顾真真 整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