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信息 文化艺术 艺术培训 基层文化站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娥江群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服务 咨询交流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
 
政策法规
工作动态
保护名录
传承人
传承基地
成果展示
查看正文
“狴犴龙舞”获省“非遗薪传”优秀展演奖
2019/7/12 15:43:03 你是第2405个浏览者 关闭

“狴犴龙舞”获省“非遗薪传”优秀展演奖

 

    16米长的狴犴龙在由5面旗子组成的梅花阵间穿梭往来,同时与蜈蚣、毒蝎、毒蜂、毒蛇、毒蜘蛛的扮演者和画有五毒图形的龙珠紧张周旋,不禁让人大开眼界……

 

    近日,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、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、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9年度“非遗薪传”——浙江传统舞蹈展演展评系列活动在丽水市景宁县举行。经年初各地推荐上报参展68个项目,再由专家初评、复评,最终有35个项目入围参加展评展演,其中由上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选送的《狴犴龙舞》,在广场分会场上生动演绎了这极具上虞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,并荣获“非遗薪传——浙江传统音乐展演展评活动”优秀展演奖。

 

 

    狴犴龙舞,又名“犴龙舞”,是上虞区上浦镇冯浦村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舞蹈,主要流传在上虞南乡的上浦镇一带,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年间,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。传说中,上浦是舜的出生地,其中渔浦村,相传是虞舜捕渔之地,村里有座渔捕庙,为祭祀虞舜大帝而建。每当庙会之时,狴犴龙舞就在祭舜的场合中表演,并在这一带世代相传。

 

    狴犴龙为9节布龙,长16米左右。犴龙形象奇异,与传说中的狴犴相似。表演时,由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个方位的旗手,执4面三角旗和1面印有“犴龙”两字的幡旗,组成梅花阵结构布局,进行纵横、圆转、缠绕、起伏等流动调度。另有蜈蚣、毒蝎、毒蜂、毒蛇、毒蜘蛛的扮演者和画有五毒图形的龙珠扮演者组合互动, 共20人表演。又有8人左右的民间吹打乐队伴奏。表演形式丰富多样,表演手法灵活多变。

 

 

    陛犴龙舞是具有上虞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,具有悠久的历史性,且与传说中虞舜在此出生等众多的民间口头文学相交融,狴犴与舜、大禹治水,狴犴除五毒等故事相印证,更因其表演形式的丰富性而为人们所喜爱。

 

(上虞非遗中心 沈洁)

 

 
版权所有© 2008-2024 上虞区文化馆 技术支持:千里马网络
联系地址:市民中心二路1号 电话:0575-821929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