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信息 文化艺术 艺术培训 基层文化站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娥江群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服务 咨询交流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
 
政策法规
工作动态
保护名录
传承人
传承基地
成果展示
查看正文
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——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2018/2/8 9:26:51 你是第5964个浏览者 关闭

崧厦霉千张

上虞市崧厦镇地处杭州湾南岸,位于上虞市北部,四周与百官、谢塘、盖北、沥海接壤,距城区百官仅10公里,经济发达,交通便利,是上虞市四个中心镇之一,全国著名的“中国伞城”。崧厦镇历史悠久,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较为丰富。

霉千张是崧厦镇的著名特产,也是上虞土特产中的一张金名片。崧厦霉千张制作历史久远,早在200多年前(清代)崧厦镇有家“蔡万盛水作坊”开始生产霉千张。 “蔡万盛水作坊”原址在现崧厦镇内史路48号,现闻名遐迩的豆腐坊虽已不复存在,但据“蔡万盛水作坊”创始人王绍荣的后裔王百昌和当地几位老人记忆先辈所说,光绪初年,当时还只有17岁的王绍荣离开嵊县老家到崧厦打工,由于人品忠厚、吃苦耐劳,豆腐坊的老板将制作豆腐的工艺传授给他。之后与堂弟王绍品开了一家“蔡万盛水作坊”,从初制千张发展成生产霉千张。说起霉千张生产的来历,还真印证了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据说有一年立秋时节,“秋老虎”甚为猖獗,因时值崧厦镇迎神庙会,“蔡万盛水作坊”老板王绍荣制作了大批千张供应寺庙做斋饭用。由于数量过多而有剩余,他只好用豆腐布盖住放在一旁。第二天,他发现千张已泛黄点,还散发出一股霉味,但弃之感到可惜,于是王绍荣把这些千张切成小段,并用稻草捆扎,分给四邻“消货”。谁知邻居们食之,顿觉特有口味,然后“蔡万盛水作坊”试着生产,才有了霉千张这个品种。王绍荣的“蔡万盛水作坊” 开始打出了霉千张的牌子,其后儿孙继承家业,进一步改进制作工艺,直到文革后“蔡万盛水作坊”才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。不过霉千张制作后继有人,从业人员不断扩大,而且霉千张成了崧厦镇的特产之一。

崧厦霉千张其奇妙在于,闻霉臭,食而香醇,让人欲罢不能。据传,清代时, “蔡万成水作坊”所制作的霉千张曾被誉为宫廷“奇菜”。就是这最普通不过的布衣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小菜,还留下了一段皇帝称好而从此声名大振的佳话。原来,乾隆皇帝南游到绍兴时,品尝了上虞知县送来的崧厦霉千张后,在醇香无比、回味无穷里,终因不能前往崧厦镇一游,遂留下了“霉千张好吃崧厦难到”之嗟叹。 连皇帝都说好吃的霉千张,自是备受人们的青睐。东海普陀山的普济、法雨、慧济三大寺院经常派员来崧厦购买,以款待香客和云游的高僧。一位老家在崧厦的华侨为了满足他在香港患重病的老母亲的心愿,专程乘飞机来崧厦购买霉千张。我国著名教育家范寿康教授当年从美国回国定居,一下飞机就想吃崧厦霉千张。著名电影导演谢晋在世时,每每回家乡浙江上虞小住期间,除了喝女儿红,也必吃霉千张这道小菜。听说有一年暑天,谢晋从家乡捎一些霉千张回沪,因为挤在公共汽车上,他顺手把霉千张吊在攀手杆上,一时间,整车的人都闻到了亦霉亦臭且亦醇亦香的霉千张之味。在一阵“躁动”之后,谢导便向乘客们讲述起家乡霉千张的故事,真可谓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道小菜寄家乡情”。

崧厦霉千张是豆制品中的佳品。它的制作,粗看似乎并不复杂,但较之其他地区的同一产品工艺却更为精湛,味道更为纯正。它的制作大致有取材、浸豆、磨汁、打花、成品、霉化等几道工序。

1.取材。选取粒大无杂优质黄豆。崧厦镇因地处曹娥江口,平地四野,土质肥沃,为盛产优质黄豆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2.浸豆。将优质的黄豆用清水浸涨(冬天约24小时,夏天酌短),严禁使用污染水源。

3.磨汁。把浸涨的黄豆磨成浆汁。

4.打花。用文火把新鲜豆浆煮熟,选用盐卤打花(使豆浆凝固成豆腐状),忌用石膏打花。

5.成品。将豆腐装入粗布袋中压干水分成干豆腐,再一层布一层压干豆腐,制成既薄又匀称的“千张”(又称千层衣)。再将若干张“千层衣”叠齐,切成长约三寸、宽约一寸的长方形条块。

6.霉化。将条状的“千张”用稻草芯分扎后整齐排放在干净的籼稻稻草上,然后压上一块豆腐板,放置在比较暖和的地方发霉,约3-5天霉化后即成霉千张。

霉千张的食用方法可多了,而最能保持其清香、素淡之味的,当是清蒸,只是蒸煮前须把它切成若干小段,放入盘或碗中,并倒满水,加入适量的盐,也可放入一点糖,以增添鲜味,食用前,滴上几滴麻油,味道更香醇。如能与“千刀肉”(肉饼子)共蒸之,则另有一种风味。

而今,随着社会需求的日趋增长,崧厦镇一带制作霉千张的水作坊,多达百余家,崧厦霉千张工艺精湛,味道纯正,自不必说,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,以至印尼、新加坡等地,乃是始料未及的。

日前生产霉千张的水作坊呈以崧厦镇为中心,向四周乡镇扇散式发展的布局,市内各乡镇均有数十家个私生产户。

现崧厦霉千张制作传承人田长林、朱鹤鸣等年事较高。田长林,78岁,家住崧厦镇严巷头村,其手艺公认超群。朱鹤鸣,75岁,家住崧厦镇严巷头村,其产品曾于1986年在省展览馆展出。陆大龙,79岁,家住崧厦镇陆家村。陆勤炎,77岁,家住崧厦镇陆家村。

但他们的技艺传有后人,现从事霉千张作业(也包括其他豆制品),且规模较大,产量颇丰的有:

田信苗,53岁,崧厦镇严巷头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任振兴,54岁,崧厦镇严巷头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王松煜,49岁,崧厦镇寺前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徐柏尧,48岁,崧厦镇严巷头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朱金华,50岁,崧厦镇严巷头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潘志余,56岁,崧厦镇潘韩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韩汉阳,52岁,崧厦镇潘韩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陆友兔,60岁,崧厦镇陆家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陆维富,50岁,崧厦镇陆家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严新耀,47岁,崧厦镇陆家村办有家庭作坊。

“崧厦霉千张”现已成为全国注册商标,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上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谢塘五香豆腐干(1532)

上虞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。以豆制品为例,迅速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,抓住机遇,在众多的豆制品种类中,推出在当地乃至江浙一带有较大知名度的两大豆制品品牌——崧厦霉千张和谢塘五香豆腐干。其中谢塘五香豆腐干主要的生产经营地在谢塘镇。

谢塘镇历史悠久,为谢安后裔集居地。东晋时期,谢安后裔迁此定居,称谢家,后因谢姓集资自夏盖山至小越横山修筑湖塘一条,故名谢家塘,习惯简称谢塘。谢塘人文荟翠,人才辈出,当代电影大师谢晋、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校长谢绳武均出生于此。
    谢塘镇全镇面积达26平方公里,下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,现有总人口27307人。就地理特点看,谢塘属宁绍平原的一部分,地形平坦,田野肥沃,多河网湖泊,是上虞主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肉鸭养殖基地。

谢塘五香干的制作历史已有63年了,它的创始人是张长生。张长生从小拜师学徒,在实践中不断摸索,有了一套制作五香干的独特配料手艺。他所制作的五香干与众不同,色呈棕红,味道香醇、鲜洁、咸中带些许甜味,无论是佐餐,还是消闲,都感觉口味独特。和谢塘黄花梨一样,在五十年前,已是谢塘市场热门的土特产之一了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 

有一年上虞举办“谢晋电影回顾展”时,李准、汪洋、黄宗江、李存葆、张贤亮、王心刚、斯琴高娃、姜文等名人偶尔尝之,赞不绝口。谢晋每次探亲回沪,也总要带去几斤,分送友人品尝。每年春节,大导演谢晋总是回到谢塘自己的老家过年,挖出自己窖藏的老酒,崧厦霉千张、谢塘五香豆腐干,那是必备的佐酒菜肴,原汁原味,慢慢品尝,那是实足实的享受,也是实足实的年味。贺知章说是“乡音未改鬓毛衰”,而谢晋则是“乡音虽改口味在”,不同的表现,同一种乡情,均感人至深。

现在谢塘五香豆腐干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,也有的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和休闲食品。同时,它又属素类,是念佛者必食之品。

张长生在师傅授艺的基础上,经过自己长期实践,并不断摸索,不断改良,逐步有了一套独特的制作配料手艺,具体制作工艺如下:

(1)备料。优质黄豆15市斤,精盐 2市斤,双缸酱5斤克,桂皮3两,茴香2两,干草1两,豆扣1两,谷韦1两。

(2)磨浆。先将黄豆洗净,用清水浸泡,夏天5小时左右,冬天12小时左右,然后磨成浆,用布袋过滤后备用。

(3)煮浆。将磨好的生豆浆上锅煮好后,再添 20%左右的水,以降低豆浆浓度和减慢疑固的速度,使蛋白质凝固物网络的形成变慢,减少水分和可溶物的包裹,以利压榨时水分的排出。

(4)点花(凝固的意思)。浆温降至80℃左右时,即用卤水点浆。点浆时应注意均匀一致,要勤搅动,但不乱搅。当浆出现芝麻大小的颗粒时应停止点,盖上盖约过10分钟,把上面清水拨出,当浆温降至70℃左右时上包。

(5)划脑。上包前要把豆腐脑划碎,这样既有利于打破网络放出包水,又能使豆腐脑均匀地摊在包布上。

(6)上包。先用15公分见方的包布包好豆腐脑,然后将包好的豆腐脑放在平板上(一块平板8×8块=640块)。

(7)上榨。将放有豆腐脑包布的平板叠起(约十块板)后上榨。用石磨压约半小时后将压干的香干拆出布包,凉干,再放在清水里煮沸(目的将香干内存在的泔水煮出)再凉干。

(8)焐。在大锅准备好调料,即双缸酱、桂皮、茴香、干草、豆扣、谷韦等料,放进凉香干焐6-7小时后,取出即成为五香干。

现张长生因年老体弱已停止五香干制作,但在百官、谢塘两地仍有他后人经营的五香干制作作坊。谢塘制作五香干较为有名的有王尧火等人,而且王尧火的作坊已作为谢塘镇中联谊单位,他的作坊命名为“谢塘镇中‘五香干’制作实践基地”,他被谢塘镇中聘为非遗传承教育校外辅导员。谢塘镇中计划在校内建立一个30---50平方的陈列室,主要是介绍五香豆腐干的发展历史、现状、发展前景、制作流程等,主要以图片展示,实物器具展览为主。

2008年谢塘豆腐干被列入第二批上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2009年崧厦霉千张和谢塘豆腐干合并申报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,并被成功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 
版权所有© 2008-2024 上虞区文化馆 技术支持:千里马网络
联系地址:市民中心二路1号 电话:0575-821929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