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信息 文化艺术 艺术培训 基层文化站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娥江群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服务 咨询交流
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
 
政策法规
工作动态
保护名录
传承人
传承基地
成果展示
查看正文
哑目连——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
2008/10/21 10:18:00 你是第6378个浏览者 关闭

哑目连

上虞民间有以哑剧形式搬演目连戏(片断)的,俗称“哑鬼戏”,是目连戏的别派,无说无唱,纯以动作、舞蹈敷演,其表演形式似承袭北宋百戏中之“哑杂剧”。 北宋灭亡,赵构建都临安,北方的路歧人(艺人)纷纷流入江南,即把哑杂剧带到南方,《东京梦华录·驾登宝京楼诸军呈百戏》中,有这样记述:“继有二三瘦脊者,以粉涂身,金睛白面如骷髅状,系锦围锈围看带,手执软杖,各做魁谐趋跪举止,若非(俳)戏,谓之哑杂剧。”这种哑杂剧,举止“魁谐趋跪”,也是一种只演不唱的表演形式,且“金睛白面如骷髅状”,所扮亦如鬼物,在表演形式上,与哑鬼戏最为相近。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,哑杂剧的表演艺术形式虽已消失,但其遗风,在哑目连中,仍有遗存。

“哑鬼戏”的演出团体称“太平会”。“太平会”由村社集本村男性农民组成,延师教习,以村名冠其会。“哑鬼戏”分“台下哑鬼戏”及“台上哑鬼戏”。台下哑鬼戏为迎神赛会中的巡行形式,饰无常捉刘氏,于广阔处表演;台上哑鬼戏多为祀土谷神,演出情节截取刘氏得病至五方鬼捉刘氏一段,分19场:观音开台、阎王发牌、请医卜课、夜牌渡河、送夜头、请无常、前捉刘氏、男吊、女吊、文武科场鬼、挑镣枷、斩子起解、饿鬼抢食、大头戏柳翠、阎王发五鬼、后捉刘氏、敲纸铜锣、吊孝出丧、鬼王扫台。哑鬼戏不作营业性演出,全为积德祈佑。

 “哑目连”是一种运用手势、表情、杂技来刻画人物、表演情节的独特的哑舞剧。表演“哑目连”的演出组织称为“太平会”,演出过程中对演员有一些禁忌规定,如:演出前3天,夫妻不能同房,要洗澡;化装后不能讲话,不能露天行走;演出完后,要把所有纸糊的道具在演出台下烧毁。 “哑目连”演员的服装造型也比较独特,绝大部分演员都要求赤脚上台表演,裤子大都以红色半长裤,在演出中还运用“矮子步”、“扫荡腿”、“后滚翻”等戏剧武技。 “哑目连”的音乐以绍兴地区特有的“目莲号子”(也称“先锋号子”),加上锣、鼓、钹等打击乐器伴奏,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气氛,听后使人感到毛骨悚然。

“哑目连”这种哑舞剧在演出前的禁忌,演出中的程式,演出后的要求等方面有多项严格的规定,而这些来源于人民生活、生产习俗的村规民约,对研究当地人民生活习俗、风土人情具有较大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。 “哑目连”的伴奏音乐是“目莲号子”加上锣、鼓、钹等打击乐器伴奏,属于吹打乐,而上虞吹打又是浙东吹打的一个重要分支,与民间戏曲、道教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从而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。 “哑目连”的内容取材于目连戏中“阎王发牌,拘捉刘氏”这一段,宣扬了因果报应、惩恶扬善,反映了人民的是非善恶观,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价值。

当前,表演“哑目连”这种艺术形式的人已经日益减少,展示平台和机会越来越少。吹奏“目莲号子”这种伴奏乐的人,有的年事已高,不具备演奏的能力,有的已经过世;农村中西洋铜管乐队的兴起,使一批原来较有水平的年轻吹打乐手改行,使传承后继无人。1985年上虞市文化馆的各位艺术干部与市属乡镇的同志专门对“哑鬼戏”进行调研,对哑鬼戏的剧本、道具、服装、造型、伴奏音乐以及表演动作流程都做了相关的文字记录和音响资料记录。

20075月,“哑目连”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版权所有© 2008-2024 上虞区文化馆 技术支持:千里马网络
联系地址:市民中心二路1号 电话:0575-82192901